背壳怎么做好吃?

山岐昆山岐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今天中午做了一道很好吃的菜——爆炒虾尾,用的是我们这里很常见的一种河鲜——背壳(也叫河蚌、蚌肉) 买回来的背壳清洗干净后,去掉黑色的筋膜和细沙,然后加水炖一个多小时至熟透,加少许盐调味即可。

把刚煮好的背壳取出,留下汤汁备用。青红辣椒切成圈,生姜切片,干辣椒切段备用。 用刚刚炖煮过背壳的汤水,调一小碗料汁,加入生抽、醋、白糖调成酱汁备用。

热锅热油,爆香姜片、干辣椒段,然后倒入提前焯水的虾尾巴快速翻炒,同时淋入调好的酱汁,大火收汁,最后撒葱花点缀增香即可。 我买的这些虾仁大概做了小半盆,家人都说好吃,连汤汁都不剩。 不过炒的时候要注意火候,火太大容易老;另外就是趁热吃,冷了就不好吃了。 其实除了做汤之外,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更好地处理这玩意儿.....直到我今天做出了这道爆香辣炒虾尾! 真的超级下饭啊,我一口饭一口菜,不一会就吃完了两碗米饭。

凤芸栀凤芸栀优质答主

背壳,是田螺的一种,学名叫钉螺,在农村的水田里比较常见。因为一般长有螺旋纹的螺,头部朝上,则螺壳背部朝下,我们管它们叫做田螺;而钉螺头部朝下,螺壳背部朝上,我们就管它们叫做背壳。

背壳没有田螺那么大,但是却比田螺还要肥,味道也非常鲜美、鲜甜。小时候,每年的春末夏初,我们这里河水里的水草开始长起来了,小鱼小虾也多起来了,水田里也经常会灌进河里的活水,这时水田里就特别适合各种螺类生长和繁殖。

每年的5、6月份,我们这里就开始进入雨季了,几乎十天半个月都会下一场雨,这时地里就干不了活了,我们就常常会约上小伙伴,拿上脸盆、蛇皮袋或者木桶,带上一根棍子,到大水田里去“戳背壳”。

在长有秧苗的水田里,背壳特别喜欢吃嫩绿的禾苗根部,所以它们大部分就都集中在秧苗根部的烂泥里,我们只要拿着棍子,在秧苗根部的烂泥中使劲戳一下,再慢慢地抽上来,棍子上就会有二三十只的背壳,直接扔到脸盆里就行了。不到一个小时,我们就可以戳个一斤半斤的。

拿回家后,我们一般都会用清水养在盆子里一晚上,让它们吐尽泥沙和污物,第二天再炒来吃。煮之前,我们还要去壳和取内脏,背壳不像田螺那么大,壳也坚硬而且螺旋纹的螺纹深,不好去壳。而背壳的壳比较薄,螺纹浅,而且头部朝上,用手一挤,螺肉就会从头部露出来,再用手一扯一拉,里面的“泥肠子”就会出来。

煮的时候不用加水,直接往锅里放少许油,烧热后加入生姜丝炒香,然后倒进洗干净的背壳,翻炒一会后,加入适量的盐和高度白酒,炒至背壳的外壳重新张开,就可以上锅了。这时炒熟的背壳,肉已经完全缩回到壳里了,洁白鲜嫩,撒上点葱花,特别鲜美、鲜甜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