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子能吃甘草吗?
甘草是一味常用药,它味甘、性平,归十二经。中医理论认为其具有“补脾益气、清热解毒、祛痰止咳、缓急止痛、调和诸药”的功效,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、倦怠乏力、咳嗽气喘、四肢挛急、脘腹疼痛、痈肿疮毒以及食物药物中毒等。
在人们普遍重视中药毒副作用的今天,甘草的毒性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。但是甘草的毒性到底有多大呢?
甘草毒性分析
甘草的毒性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,美国学者通过对甘草的毒性进行研究后,提出了“甘草型综合症”的说法。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、肌无力、肢体麻痹及心律失常等。这些症状的出现与甘草中所含的一种叫甘草酸的成分有关,甘草酸进入人体后可转变为甘草次酸,后者可对抗儿茶酚胺的降解,导致体内水钠潴留从而出现上述症状。随着研究的深入,国际医学界认为这些症状应该是“假醛固酮症”。此后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,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、急慢性肾炎、溃疡性疾病、高血压以及浮肿的患者,使用含甘草的制剂后均可引起病情加重,而对于长期服用甘草制剂的患者,一旦出现“假醛固酮症”样症状后如果再停服甘草制剂后,患者又可以自行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。
甘草对儿童影响更大
甘草对儿童的影响要比成人在更为突出。研究发现,2~5岁的儿童每天服用500~700毫克甘草酸,连用5~6天后即可出现“假醛固酮症”样的症状;而10~17岁的儿童每天服用600~900毫克甘草酸,用药一周后即可出现“假醛固酮症”样的症状。这些研究结果提示人们,儿童如果服用含甘草的中成药时出现类似疾病应该及早停服,并且要到医院就诊。
常见含甘草中成药
内科药如:甘草合剂、通宣理肺丸、桔梗片、止咳定喘片、清宁丸、牛黄解毒片、补中益气丸、小儿泻速停颗粒、双黄连颗粒、乌梅丸、小柴胡片、十全大补丸、附子理中丸、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、消癌平片等。
外科、骨伤科药如:小金丸、桂枝合剂、阳和丸、接骨七十二味片、伤科七味片、接骨七厘丸、跌打丸等。
妇科药如:妇科分清丸、少腹逐瘀丸、乌鸡白凤丸、妇炎消胶囊、宫血宁胶囊、女金丸、八珍益母丸、更年安片等。
眼科、耳鼻喉科、口腔科药如:明目地黄丸、耳聋左慈丸、喉康片、补中益气合剂、百合固金丸、消音丸、冰硼散、锡类散等。
皮肤科药如:五灵丸、红升丹、阳和解凝膏、桃花散等。
儿科药如:回春丸、金鸣子散、肥儿丸、小儿化食丸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