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果酱好吃吗?
作为一个四川人,其实我对果酱的了解很少。果酱在我心中一直是酸甜可口、味道浓郁的概念。直到前不久,我在超市购买一瓶草莓果酱时,被告知现在正是吃“阳光玫瑰”的季节,买水果酱的话,可以试一试由阳光玫瑰制成的果酱。当时我有点疑惑,到底是什么水果能做出这样的果酱啊! 回到家里,我打开包装,准备制作一杯果酱酸奶。在倒果酱的时候发现,原来这盒里除了一勺果酱之外,还有几颗完整的大颗粒果肉。 我很疑惑,这个果酱里面怎么会有真真切切的果肉呢? 怀着好奇的心,我把这几颗果肉捞起来,打算仔细观察一下。结果令人惊讶的是,这些果肉不是普通的果肉,而是半透明状的冰沙颗粒(如下图)。 于是我上网搜索了一下,原来市面上的果酱按照是否含有果肉分成两大类,一类是含果肉粒的果酱,另一类是不含果肉粒的果酱。含果肉粒的果酱又可以称为“浆果类果酱”;而不含果肉粒的果酱则称为“果实类果酱”。
市面上销售的很多果酱都属于“浆果类果酱”,也就是这一类果酱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新鲜果子。而这类果酱的制作过程一般是这样的: 挑选新鲜熟透的水果→清洗去皮→切割→煮制→冷却→添加糖→发酵→装入容器内→密封→发酵→成熟 经过一系列加工,水果中的可溶性成分(糖类)会溶于水中,不溶性物质会沉淀于底部。随后,人们将上层的清汁过滤出来并重新混合,加入到新鲜的水果中,得到富含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的果酱。
而我手中这瓶由阳光玫瑰制成的果酱,根据标签显示,属于“果实类果酱”。因为含有天然的果香,所以不需要额外添加香精;由于保留了完整的水果细胞,因此需要加入白砂糖增加甜度。 这样制作得出的果酱,风味独特,口感顺滑,酸甜适中。
但我还是很疑惑,如此美味的果酱是用怎样的原料制作而成的呢?为了找到答案,我又上网查询了这种被称为“阳光玫瑰”的水果。 阳光玫瑰原产于日本,属高端鲜食葡萄品种。它的果皮呈紫色,颗粒较大,肉厚多汁,味甜微酸,有香气,品质上乘。 而我国目前引进种植的阳光玫瑰,大多是日本原生品种与欧美杂交品种的改良后代,具有生长势强、抗病、耐寒等特点。从营养价值上看,比一般的葡萄高一些,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。 这样一了解,我才恍然大悟,原来这瓶小小的果酱里不仅包含了阳光玫瑰的美味果肉,还蕴藏着种植者与食品加工者们的心血与汗水。